颅内钙化的病因及影像学表现

2012-12-15 20:46 阅读(?)评论(0)
    颅内钙化的病因复杂多样, 临床表现千差万别。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颅内钙化, 颅内钙化主要由钙质, 有时合并有铁质在不同脑组织的血管壁中层沉积形成, 一般不会导致血管腔的狭窄。颅内钙化一般无症状, 但也有患者会有异常运动或小脑等症状, 症状和体征的出现与否取决于潜在疾病及病变性质、钙化的部位及范围。

颅内钙化可由CTMRI、头颅平片等发现, 其中CT是发现颅内钙化最敏感的方法, 显示颅内钙化的效果最好, 钙化灶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如同骨质密度)。颅内钙化在MR I T1W IT2W I可呈现出高、等、低和极低4种信号, T1W I以等信号和低信号较多见, T2W I 以低信号和极低信号多见; 综合两种加权图像, T1W I等信号、T2W I 低信号最为常见。另外,MRI的敏感性与钙化大小有密切关系 。颅内钙化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钙化两种类型。


一、生理性钙化


多见于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脉络丛钙化、硬脑膜钙化、基底节及齿状核钙化。生理性钙化在人群中发生率很高,可达74. 6%。同时存在2个以上部位钙化的可达35. 4%  。有学者调查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人群是否存在生理性钙化的差异, 结果显示回族和藏族的钙化率高于汉族, 男性中回族高于汉族和藏族, 女性中汉族低于回族和藏族。


1. 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 成人多见, 一般直径3~ 5 mm,如果松果体钙化超过12 mm @ 12 mm, 则应考虑松果体区肿瘤的可能。缰联合位于第三脑室的后方, 松果体的前方, 30岁以


上的人, 15%头颅CT提示缰联合钙化。典型钙化灶呈C形。2. 脉络丛钙化: 是最常见的颅内生理性钙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 出现率逐渐增高, 50岁时约75%有钙化, 以侧脑室脉络丛钙化为多见, 第三、四脑室脉络丛的钙化罕见。表现多样,可呈局限点状, 也可呈直径达1 cm 的团块状, 大多双侧对称。


3. 硬脑膜钙化: 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大脑镰、小脑幕处的钙化容易辨认, 影像学上钙化灶沿大脑镰、小脑幕分布。


4. 基底节钙化: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钙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 通常较小。若钙化灶范围较大, 且合并小脑齿状核钙化, 应考虑病理性钙化的可能。基底节钙化常以苍白球为主, 多两侧对称, 钙化呈卵圆形, 两侧构成八字形, 如壳核、尾状核和丘脑同时钙化, 可勾划出内囊的轮廓。有文献证实基底节钙化的基本化学成份与松果体、硬脑膜钙化一样是羟磷灰石, 钙化灶内缺乏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增生 。


二、病理性钙化


多见于肿瘤、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病理性钙化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远低于生理性钙化, 1 000人的横断面研究中报道病理性钙化占1. 7%


1. 肿瘤: 许多脑部肿瘤会出现钙化。胶质瘤: 最常见的脑部肿瘤, 头颅X 线平片中5%可见钙化。通常生长缓慢, 恶性程度低的胶质瘤容易钙化, 高度恶性的罕有钙化。少突胶质细胞瘤约50%有钙化, 可呈局限点片状、弯曲条索状、不规则团块状、皮层脑回状。颅咽管瘤: 儿童多见, 75%以上可见钙化, 形态多样, 大多数病例囊壁可出现钙化, 呈曲线型。特征是钙化中心在鞍上,囊壁壳状钙化和环形强化。成人的颅咽管瘤诊断较困难, 因为钙化不多见, 但可见鞍隔由于肿瘤压迫向前凸出。脑膜瘤: 钙化呈球样, 主要位于矢状窦旁或典型的硬脑膜


的位置。若肿瘤侵犯穹窿或蝶骨嵴可见增厚的骨质, 还可见脑膜血管征。有学者研究认为钙化的脑膜瘤不复发, 他们提出钙化可能是提示脑膜瘤不复发的重要因素。Kasuya等研究认为没有钙化的脑膜瘤是增殖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表皮样囊肿: 是后颅窝及颅底的常见肿瘤, 可见多发的弧形钙化。畸胎瘤: 常见于儿童的松果体区及鞍上区, 钙化多见。除了畸胎瘤, 松果体细胞瘤也可见钙化, CT平扫常表现为松果体区边界清楚的圆形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 注射造影剂后可见均匀强化, 肿瘤可造成第三脑室后部受压, 幕上脑室均匀扩张。室管膜瘤: 多见于儿童的后颅窝区, 也可见于成人的天幕上腔, 钙化并不多见, 但也可见密度高的钙化灶。脉络丛乳头状瘤: 主要见于儿童, 1 /4钙化。钙化位于侧脑室或第四脑室, 钙化可帮助与成神经管细胞瘤鉴别, 因为后者基本不钙化。脂肪瘤和脊索瘤: 脂肪瘤常位于胼胝体, 可呈高度特异的边缘钙化征( bracket s ign)。脊索瘤仅在少数病例中有不规则钙化。


转移瘤: CT平扫转移瘤多表现为大小不等、多发、低密度结节影, 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转移瘤的钙化非常罕见。


2. 血管性疾病


动脉瘤: 当动脉瘤长时间存在时, 会呈典型的弧形或圆形边缘钙化。大多位于W illis环周围。颅内动脉瘤虽然常见, 但钙化并不多见, 大多数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无钙化。有学者观察总结了31例颅内血管钙化, 其中9例为动脉瘤壁钙化,动脉瘤直径均超过1. 5 cm, 其中5例超过2. 5 cm, 说明动脉瘤壁钙化可能与巨大动脉瘤的生长、增大有关。海绵状血管畸形: 瘤内钙化呈分散的点片状或细沙砾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的病例研究显示, CT 上呈不规则的高密度影, 中心钙化, 密度较低。而MRI的诊断更加准确,呈不规则混杂信号的团块影, 包含了不同阶段的出血信号, 利用梯度回波和自旋回波序列可见到CT上未见的皮层下病变。


动静脉畸形: 可见有线团样钙化 。慢性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 时间较长的硬膜外血肿,


以钙化, 但血肿包膜的钙化比较多见。动脉粥样硬化: 呈线性斑点影, 尤其是颈动脉虹吸部常见。可能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Stu rge-W eber综合征: 即颅面血管瘤病, 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畸形, 以颜面血管瘤和癫痫发作为其临床特征。皮层钙化灶一般位于软脑膜血管瘤下方, 可延伸至下方的白质。钙化的部位一般位于与面部血管瘤同侧的顶、枕叶, / 双轨状0/ 脑回状0。典型的S turge-W eber 诊断不难, 颅内/ 脑回样0钙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3. 感染性疾病


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的影像学特征: 基底脑膜强化, 脑水肿, 脑干和脑实质幕上的梗死等。长期结核性脑膜炎会造成脑膜的钙化和局部的萎缩, 可在颅底部的渗出物处见到特征性的钙化小结节。先天性弓形虫病: 钙化很特异, 大脑皮层多发散在的点片影, 基底节区线性条纹。免疫缺陷的患者, 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 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 e, AIDS) 患者也会感染脑弓形虫病, 但这种急性过程并不会钙化。巨细胞病毒感染: 常为严重的宫内颅内感染, 伴小头畸形, 特征性的室周钙化勾勒出扩张的脑室。钙化呈斑点状, 双侧对称, 沿脑室周围分布。脑囊虫病: 特征性的散在的钙化结节, 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2~ 3 mm。钙化周围无水肿, 增强扫描无强化。有研究发现脑囊虫病在颞叶内侧硬化的患者中比较常见, 提示二者有因果联系或者它们有共同的危险因素。还有人针对该问题分析了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合并脑囊虫病与普通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 结果认为两组无明显差异, 慢性的钙化的脑囊虫病并不会加重海马硬化颞叶癫痫患者的认知障碍。


4. 代谢性疾病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血钙降低不仅导致手足搐搦、癫痫样全身抽搐, 有时还会导致舞蹈症或帕金森综合征, 也有患者会产生小脑的症状和体征, 此外, 患者还可产生多个颅神经麻痹、视神经萎缩、神经运动障碍、学习障碍等症状。Kowd ley等研究认为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常有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这可能与颅内钙化灶有病理生理方面的联系。约半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会发生基底节钙化, 基底节的钙化常对称, 苍白球钙化呈对称八字形、圆形;壳核钙化为八字形或尖向下的三角形; 尾状核头钙化为倒八字形; 丘脑钙化为双侧类圆形, 全部钙化为尖向上的三角形;小脑齿状核钙化为对称不规则形, 明显者为肾形; 脑叶深部多为不规则或条带状钙化 。Fahr s' : 是罕见的退行性神经元疾病, 为常染色体遗传,特征是异常的基底节钙化和基底节及小脑的细胞丢失。表现为进行性痴呆、锥体外系症状和癫痫发作。脑内钙化发生部位和次序依次为: 基底节、齿状核、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及小脑灰质, 另外尚可见于丘脑、脑干、侧脑室周围。基底节钙化: 苍白球呈圆锥形或长条形对称性钙化, 尾状核头部呈倒/ 八字形或片状钙化, 尾状核体部呈带状钙化, 壳核表现为点状、片状或不规则形钙化。神经纤维瘤病: 有的患者会伴有第三脑室和侧脑室的脉络丛钙化。结节性硬化症: 是细胞分化及繁殖异常性的疾病, 面部皮脂腺瘤、癫痫、智能障碍是三大典型临床特征, 并可累及脑、皮肤、肾、心、眼、骨等全身多个脏器组织, 病理表现为错构瘤。室管膜下钙化结节为特征性CT表现 , 主要分布于侧脑室体部外侧壁和室间孔附近, 并向脑室内突出, CT MR I上呈大小不等的结节, 称为/ 脑石0。侧脑室壁钙化后呈曲线样。枕叶皮层的钙化很有特征, 因为钙质沉积在萎缩的皮层, 可见沿脑沟走行的平行线样高密度影, 被称为/ 铁轨线。其他: 无脑回畸形的特征性表现是在透明隔、室间孔的后方出现直径约3 mm 的小钙化灶。Co ckayne综合征可表现为皮层下钙化。颅内钙化的病理生理学: 引起钙化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血管因素、钙代谢障碍、大脑缺氧、碱性磷酸酶活性障碍、组织对钙盐的高亲和性(如锥体外系)、先天性疾病(如胎儿宫内感染、结节性硬化等)、放疗和化疗等。另外有一些不明原因的颅内钙化。颅内钙化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需要CTMRI 的综合分析, 我们主要从其CT值、大小、形态及临床症状各方面加以综合分析, 有时需与出血灶鉴别, 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判断钙化的原因。从CT表现及临床症状仍不能区分者, 要以动态观察的方法加以鉴别 。关于颅内钙化的病理生理因素, 目前的文献报道较少, 需要更多的研究。


我的相关日志:


2011-08-19 | 钙化颅咽官瘤切除术
2010-05-09 | 小脑钙化
2009-03-30 | 何为颈动脉“软斑块”
2007-12-05 | 耳源性脑膜炎脑内癫痫钙化灶切除术
2007-07-08 | 脑内多发钙化灶
2012-06-29 | 鞍区囊虫病
2012-06-03 | 癫痫持续状态病理生理
2012-05-20 | 与电子科技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探讨
2012-05-15 | 多模态成像整合神经活动测量模式
2012-03-11 | 祝贺胡威夷教授八十大寿
2012-02-12 | 癫痫简介
2012-02-02 | 细胞因子和脑损伤
2011-06-25 | 颞叶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显微外科治疗
2011-01-24 | 核辐射对神经发育的影响
2010-11-22 |  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
2012-12-04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性状稳定性与生物安全性
2012-12-02 | 神经干细胞治疗应用安全性的研究
2012-11-25 | 丘脑胶质瘤治疗
2012-06-01 | PET受体显像的进展
2012-05-25 | 勇闯肿瘤诊疗的世界前沿
2012-05-22 | 顶叶血管瘤型脑膜瘤切除术
2012-05-19 | 巨大斜坡脑膜瘤切除术
2012-05-18 | 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
2012-05-17 | 巨大蝶骨嵴脑膜瘤切除
2012-05-04 | 儿童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治疗
2012-05-11 | 光照、瞳孔与颅内压力的量效关系
2011-07-07 | 栓塞颅内多个动脉瘤
2010-08-29 | 颅内压增高与颅脑疾病
2010-03-14 | 血管畸形是自发脑出血重要原因
2009-12-02 | 半斤重铁筒"飞"进男子脑袋
2009-04-29 | 颅内珍珠瘤
2008-12-31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2008-11-23 | Lund concept在创伤性脑损治疗的作用
2007-08-17 | 颅内压增高脑损伤
2006-11-01 | 钢筋、钢板插入颅内
2011-07-22 | 松果体瘤的诊治
2009-04-04 | 松果体肿瘤切除术
2007-03-12 | 高难复杂松果体瘤切除术

  最后修改于 2012-12-18 19:2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