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自由之路

2008-07-18 10:21 阅读(?)评论(0)
     常见中药西用的现象,如认为清热药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在应用中,不顾寒热虚实的证候属性,而只将其用如抗菌素。结果在治疗上,西医用抗菌素消炎,中医也用中药作抗菌素消炎,中西医治疗目的、手段如出一辙,这是最佳治疗方案吗?在中西医结合中,对同一个病例,中西医有各自的观察角度和各自的诊疗方略,在应用上应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方为上乘。如果仅将中药用如前述方法就既犯了西医抗菌素重复用药的禁忌,又丧失了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结果非驴非马。究其原因,是概念上的中西混淆,对中药和中药研究理解不清之故。
    一、如何"理解"中药的含义:
    我们现在所说的"中药"当然是中国的"特产",其意不是说中药只产生于中国,而是说它是被产生在中国的医学理论所应用的药物。一般指自然界中可作药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等,有数千种之多,大多有长期的应用历史。几千年来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为华夏民族的健康和繁衍提供了充分和可靠的保障,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中药也就有了独特的应用原则。关于这些药物的研究在古时就已形成了专门体系。因其中植物药占大多数,使用也最普遍故称之为"本草学"。自《神农本草经》以降,后世涌现出了《唐本草》、《证类本草》等许多本草专书;到了明代,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乃集其大成;至清代后期,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自然带来了与西医相适应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从而逐渐出现了与"西药"相区别的"中药"的说法。至今仍习称之为"中药"。
    那么,凡是天然的、可作药用的动、植物或矿物就可自然而然地称作中药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金匮要略》中有一段文字非常简洁地道出了中医用药的原则和方法:"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此外《素问·至真要大论》也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从中可以发现"寒、热、温、凉"和"酸、苦、甘、辛、咸"说法,中医理论将其称为药性的"四气"和"五味"。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描述世界的模型的,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蕴涵着阴阳五行的属性,依靠该理论认识和治疗疾病。中医理论认为人所患的疾病,病因有内外三因之异;病性有寒、热、虚、实之殊;脏腑经络气血有不同程度的偏盛偏衰等等。而通过各种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总结归纳出了"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归经等多种药性。每种药性都有其特殊作用,如"酸入肝,焦苦入心","咸能软坚"、"寒能清热"、"辛开苦降"、"甘缓酸收"等理论。而且进一步形成了"君、臣、佐、使"等遣方用药的原则规范,并依"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等理论制立多种剂型,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药物和方剂理论。这至少说明从古至今中药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
    在《中药学》五版教材中将中药学定义为:"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指明"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事实上,中药的"成员"也无非是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世界上的资源是取之无禁的,根据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原则,这些作为自然资源的"中药"无论为中医还是为西医所用均无可厚非。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和西药之间的区别不只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之间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还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如果在西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即使是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也应视为西医治疗。如以中药当归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临床结果表明:当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能解除或缓解疼痛及麻木等症状,并能明显地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细辛制成糊剂治疗阿弗他性口腔炎106例,有效率达93.4%,是因为细辛对于局部粘膜有浸润和传导麻醉作用。二者从对病因的认识、诊断及药物治疗都符合实验医学的一般规律,归属为西医治疗,应更合理。如果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即使是使用西药,也仍然是中医治疗。如"阿斯匹林石膏汤"虽然加入了阿斯匹林,因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故仍然是中医治疗。这就好比有一个姑娘,如果张先生娶了她,就应称作"张太太",但如果Smith先生娶了她,就应称之为"Smith太太"一样。故"中药"应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具备中医理论所赋予的药物属性,用于实现中医治疗目的的任意物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现代药理学方法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就已经不再是"中药"了。为什么呢?
    试想,取天然物质作药用不仅限于中医,还有蒙医、藏医和国外许多医种。从现代药理学对中药研究的模式可以看出:通过观察药物成份对"靶"的作用,分析并总结出起主要作用的一种或几种成分,并加以分离提纯,这是现代药理学进行中药研究的常用模式之一。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研究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西医学思维模式指导下的产物。从研究的过程到结果都自然符合西医的相应理论。所以,所制成的制剂也就应当称为"西药",或"西制中药"。"西制中药"不恰好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比较好的表现形式吗?请注意前面讲到中药大多为自然界中的天然物质,每种药物中的成份比例均是天然的。因为受当时科学技术的局限,无法象现在一样对药物的成份作深入的分析。因而中医理论所赋予的药性是针对原药或粗加工药,在天然成份比例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属性而言的。所以可以认为这些自然界中的物质天然地具备中药的药性,也就是说,这些"属性"是在原有的成份比例没有被破坏的前提下才具备的。虽然中药也经过炮制,但均是在中医的药物炮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符合中医理论的,炮制后的药性改变是整体上的改变。关键在于炮制后的中药被赋予了新的药性,仍然可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如生大黄制成熟大黄,生姜炮制成干姜、炮姜等。而现代药理学对中药的研究模式大多是分离提纯,其结果是打破了原有的药物成份的配置比例,原来能够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找到的属性也因此不复存在了。最重要的还在于这种研究下所产生的制剂在失去了原有属性之后没有被赋予新的中药属性,从而使它们失去了"中药"的基本特征,故无法"重列门墙"。也就是说,这些中药提取物作为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终端,从药物特征的描述方面并未向中医理论进行"回归",不再有"四气"、"五味"等属性的标注。从而使它们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非中药"。这些都是在西医的药物研究理论影响下产生的结果。匡调元教授说:"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直观领悟高于推理思维'的中国式的特长被扼杀、被否定了。故西方医学曾一度设想以它的学术思想去否定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其严重后果讫今还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4]。有意思的是在当今的医学界,这种经过"脱胎换骨"之后的西制中药仍被堂而皇之地冠以"中药"之名、"纯天然药物","无毒负作用"等。这就很容易造成误导,使一些医生误认为它们仍有原来的属性或原药就具备药理研究成果所标注的作用。这一点看了下面的实例就清楚了。
    二、正确理解"中药"含义的意义
    首先,请看一实例:一医因看到药物研究报导:五味子乙素等四种成份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动物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并对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于是处方让一肝炎病人大量服用五味子,希望籍此降低谷-丙转氨酶,反而导致患者脘闷骤增、饮食不进,舌苔厚腻,病情加重。易医辨别证施治后病情改善。由此观之,认清药理实验对中药的新认识与中药原来的药性和功效不一定完全相同,有利于避免造成临床治疗的失误。这是正确理解中药含义的意义之一。
    其次,正确理解中药的实际意义本质上涉及在临床医疗的实际工作中能否真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的问题。中医学的模式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观点,阐释人与天地相应的现象,以及经络系统中运行的气血的变化,通过"八纲辩证"分析和治疗疾病的模式。而众所周知的"整体观念"是以经络系统为基础来讨论的;"辨证论治"也是对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异与常的辨治。这也就要求中医师能够秉承中医思维方式,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四诊、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的原则开展临床医疗。事实上,古时在只有中医理论可依的条件下,许多医生尚不免只因"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等诊察和思虑不周而造成失误,对具体的难点问题既使是名家也需精思傅会,反复审辨,尚未必能一投而中的。何况当今的医疗和研究中,执业者中医理论掌握不牢,认识肤浅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西医思维方式的影响呢?在许多的临床研究文章中经常有"某方或某药的某种成份对某病(西医诊断)或人体某种物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这类题目。从中我们经常看不到所应用的药物在药性方面的理论依据;有的甚至看不到中医辨证的结论,而只有西医的检查和诊断。虽然文章的题目是"中药或中医治疗对……的作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研究已经不具备中医的基本思维方式,思维要素和治疗方略,陷入了"一药对一病"治疗的经验医学的思维方式中去了。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也是因为对中药和中医理论理解不深,以为用了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就是中医治疗了。又因为进行过这类"现代的研究",从而也就自认为区别于传统而代表着先进,并称为"现代中医"或"现代中药"。这就更容易造成误导。如果我们的临床医疗和研究工作不能正确运用中医理论,那么,这样的医生还能称中医吗?又何谈中医的疗效?我们的研究工作如何为中医学发展做贡献?中医学如果没有疗效,又如何能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中存在下去呢?所以,这也是关系到中医学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这是正确理解中药含义的意义之二。
    再次,正确理解中药的含义,有助于认清那些借助现代科技或西医技术来进行的中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哪些具备中医特征,哪些不具备。后者若服务于中医,则须最终回归到中医学理论上来,具备中医的特征,以利于中医临床应用。如果将那些不具备中医特征的研究成果以"现代科技成果"的名义强加到中医理论和实践中来则势必造成从理论到实践的中西医混杂,破坏了中医理论的完整性,进而丧失已有的疗效优势。须知"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的道理。这是正确理解中药含义的意义之三。
    第四,正确理解中药的含义是中医继承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医学模式,其所取得的成绩和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世人观注。但中西医结合必竟还很年轻,还有许多领域有待于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应该注意的是中医是中西医结合的两大理论支柱之一。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医学模式要继续深入发展,必然要不断地向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汲取营养,以充实壮大。这就要求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源泉之一的中医学能够不断地向其提供正统的、完整的理论支持,才能保证中西医结合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继承搞不好,将导致中医执业者整体素质低下和中医理论的异化。进而导致中西医结合走向歧途。这是正确理解中药含义的意义之四。
    第五,当代的中医执业者是中医学的载体,是中医向下一代和向国外传播的枢纽。因此,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中医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初期,我们必须向"外面的世界"提供"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正统的、而不是混杂如鸡尾酒式的"中医学。然而就目前中医理论上、临床上、研究中的中西混杂、不辨而治、方药的不严谨等现象而言,很可能造成在向外的传播中"一张白纸上乱写乱画",不能不使人深感忧惧。所以,正确地理解"中药"的含义有利于对中医医理的深入领会;有利于认清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等医学模式各自的优势,进而正确地应用。这是正确理解中药含义的意义之五。
我的相关日志:

2007-06-08 | 脑出血植物状态治疗问答
2007-12-31 | 画家张大千一生唯一书写的行医招贴
2007-12-29 | 您见过宋代的牙刷吗?
2007-09-06 | 现代新影像产品
2006-07-20 | 现代精神病外科治疗进展
2006-03-06 | 2000诺贝尔奖揭秘精神及思维短路的奥秘
2006-03-06 | 精神外科的原理及发展历史
2006-03-02 | 富翁美妻遭到强暴精神恍惚 每日八小时冲洗身体
2006-02-16 | 神秘的强迫行为-江山易改,本性真的难移吗?
2006-01-12 | 精神病不再难根治、手术将是新的选择!
2008-04-02 | 幽默-慎用镇静剂



  最后修改于 2008-07-18 14:36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