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

2009-06-19 07:27 阅读(?)评论(0)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而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造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目前仍是公认的预防和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表现:一过性脑缺血症状(TIA)如黑朦、复视、失语、单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等均可在数小时内恢复,有陈旧性脑中风,肢体无力、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术前实验室检查主要有:多普勒血流仪,彩色超声波显像仪,MRA扫描,CT扫描,DSA颈动脉造影,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有无病变。狭窄程度65%~95%。手术方法:颈从麻醉或全麻。在阻断颈动脉血流期间,提升血压,较原有血压升高20%~30%,并保持稳定,以增加脑部供血。平卧位,头部和上身稍抬高,约150,下肢抬高100,可以减少头部静脉压力和术中出血,及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头部后仰并转向对侧。手术过程:取患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形切口,长约6~8cm,离断颈阔肌、颈外静脉和面静脉后,分离显露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注意保护迷走、舌下、喉上神经等。于颈动脉分叉处用1%利多卡因封闭颈动脉窦神经和颈内动脉周围神经,防止术中血压波动和脑血管痉挛。静脉内注入肝素1mg/kg,全身肝素化。试验性阻断颈内动脉,如3分钟以上不出现意识障碍和对侧肢体运动障碍,说明脑部有丰富的血供,可安全地阻断患侧颈动脉进行手术,否则需准备安置颈动脉转流管。分别阻断颈总、颈内、颈外和甲状腺上动脉,于颈动脉分叉处斜形切断颈内动脉,在颈内动脉断面,用剥离器仔细将增厚内膜与外膜分离,将增厚内膜略向外牵引,同时用无损伤镊轻轻向上牵拉,使之外翻,直至正常内膜处,完全将增厚的内膜剥除。务必清除剥离面的微小碎片和浮动组织,如远端内膜有浮动,可缝合1~2针固定,防止内膜分离,导致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然后从颈总动脉的断面进行分离,将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外动脉的增厚内膜剥除。用6—0无损伤缝线连续缝合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断端,先缝合吻全口后壁,再缝合前壁。依次开放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注意防止存留血管内的组织碎片或空气进入颈内动脉。皮肤切口内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各层组织。术后处理:密切观察病人神志、血压变化,定时用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内动脉血流情况。如血压增高可用硝普钠控制。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术后第5天后改用其它口服抗凝药物。为预防术后再灌注损伤所致脑水肿,给予甘露醇100ml,每8小时一次,共2天。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颈动脉狭窄病变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Palak等报道,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者约68%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自1953年,Strully等报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以来,已有50年历史,目前在美国和大部分西方国家,CEA是减少脑卒中风险的最常用血管外科手术。但标准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sCEA),即纵形切开颈总和颈内动脉剥脱内膜的方法,对颈内动脉较细或长段狭窄的病人,常需要补片修复扩大管腔,这样可能增加手术时间和风险,有2%~6%的围手术期中风或死亡率以及6%~36%的手术后再狭窄率。DeBakey等于1958年首先报道颈动脉横断外翻内膜剥脱术(eCEA),而当时未引起注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此手术对颈内动脉内膜剥脱较困难,剥脱长度较短,仅适用于颈动脉分叉处局部斑块狭窄者。1996年Darling又报道了449例颈内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的结果,发现术后中风和再狭窄率明显低于sCEA。作者采用单纯颈内动脉外翻,加颈总、颈外动脉内膜剥脱的方法,对广泛长段狭窄、颈内动脉延长扭曲者也取得良好结果。eCEA手术的要点,除sCEA的注意点外,显露颈内动脉要足够长,远侧要达到舌下神经处,必要时可游离该神经,再向上分离,以便进行颈内动脉外翻,使内膜剥脱到正常内膜处。注意避免过分游离颈动脉分叉处,保留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以免术后发生高血压。颈内动脉扭曲者,切除过长颈内动脉后,断端需作纵形切开,扩大吻合口。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严重狭窄者,可稍延长切口,进行颈总和颈外动脉内膜剥脱。约有10%CEA病人需术中放置转流管,指证为:① 颈从麻醉下阻断颈动脉,病人出现意识不清,对侧肢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等脑组织缺血症状;② 术前颅神经功能不稳定或全麻的需要;③ 对侧颈动脉同时有病变,手术者较为谨慎;④ 在全麻下,阻断颈总和颈外动脉血流,测颈内动脉压力,<50mmHg时。术中切断颈内动脉后,迅速外翻剥脱阻塞管腔的斑块和内膜,置入转流管,再仔细剥离残留的内膜碎片和斑块。两端有脊或球囊的转流管在外翻手术中应用较好,因为直型转流管在外翻动脉壁时容易滑脱。颈动脉转流管可有效、安全地应用于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并不增加中风和死亡率。颈动脉外翻内膜剥脱术的优点在于,① 其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斜形横断颈内动脉,口径较粗,加之动脉内膜剥脱后,吻合口径可达10mm以上,缝合起来十分方便,不易造成术后吻合口狭窄。② 在颈内动脉较细和狭窄段较长的情况下,不需补片修复,大大减少了颈动脉阻断时间,降低了血栓形成、微血栓脱落、血管破裂和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避免了人工补片感染的可能。③ 可很容易地处理sCEA难以解决的颈内动脉延长扭曲问题,据统计约有10%~16%有病人伴有颈内动脉扭曲。Ballotta等报道了402例内膜外翻剥脱手术结果,术后采用duplex检查随访,平均50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和中风发生率为0,晚期未出现再狭窄现象。Radak对2124次eCEA和682次sCEA手术进行了前瞻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CEA组的颈动脉阻断时间、围手术死亡率、严重中风引起的死亡、早期颈动脉闭塞和晚期再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sCEA组。本组病人无手术死亡和术后中风,效果满意,但长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和进一步随访观察。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这种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合理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技术要求较高,疗效的好坏与手术者的经验密切相关,最好由有sCEA手术经验的血管外科医生来实施,特别是需要放置颈动脉转流管的病人。eCEA术后早期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手术广泛分离颈动脉分叉处,损伤颈动脉体神经有关,Mehta报道,eCEA术后有24%的病人需要静脉给药控制高血压,而sCEA术仅为6%。术后必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保持血压稳定,并适当给予甘露醇脱水和激素治疗,预防脑组织再灌注损伤和脑出血并发症。

 


我的相关日志:

2009-06-18 | 老年痴呆的早期现象
2009-03-30 | 何为颈动脉“软斑块”
2008-06-18 | 包绕颈动脉的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
2007-07-26 | 恐怖-血管内血脂沉淀的巨大斑块
2007-07-22 | 颈动脉血管狭窄的支架扩张治疗
2007-07-09 | 颈动脉床突段动脉瘤栓塞术
2009-02-14 | 椎管内静脉高压综合征的诊治
2008-12-25 | 椎动脉型颈椎病
2008-11-27 | 为何老龄会痴呆或步履蹒跚
2008-11-21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动脉瘤检测的比较
2008-11-19 | 远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枕大孔腹肿瘤方法
2008-09-02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对颅内动脉瘤检测的比较
2007-11-01 |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栓塞术
2007-10-05 | 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
2007-09-21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夹闭术
2007-07-23 |  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
2009-06-18 | 300年前撰写的外科手术指导书籍(转)
2009-06-13 | 第三军医大学专家连夜为特重伤员手术
2009-06-12 | 解放军总医院附属304医院为特重伤员手术
2009-06-12 | 显微神经外科概念
2009-06-11 | 第二军医大学专家采用MEEK新技术救治烧伤病人
2009-06-08 | 成都公交车自燃烧伤患者今日开始手术
2009-06-05 | 高龄患者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
2009-06-03 | 后脑的锁孔手术
2009-05-31 |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摘除垂体瘤
2009-05-30 | 粽香端午手术室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health/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