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

2007-07-23 21:03 阅读(?)评论(0)

神经介入大兵-黄海东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位病因 , 其死亡率排在心肌梗死和癌症之后 , 位居第三位的疾病。形成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75% 的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它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脑梗死溶栓治疗就是为早期再通闭动脉,恢复血供,尽量挽救神经功能。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剂的研究和发展,溶栓治疗已经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对中、重度神经障碍的病人疗效尤为显著。随着医学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已经研发出更先进的新型溶栓药物,如国外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重组尿激酶原( rpro-UK )等进行的脑梗溶栓治疗的大规模临床实验,都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1.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缺血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呈渐进性发展 , 因此溶栓时机有时间限度,即时间窗。 Astrup 等于 1981 年提出缺血半暗带理论为时间窗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缺血半暗带和中心坏死区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转化过程,如果能及时恢复血供,缺血半暗区的大部分脑细胞可以避免缺血性坏死。目前认为,颈动脉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 3-6 小时;基底节动脉、大脑后循环的梗死和侧枝循环较好的前循环梗死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窗 。 Hill 指出:“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2. 溶栓治疗的主要方法

2.1 静脉溶栓: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溶栓方法。静脉溶栓要求的技术设备简单、方便快捷、操作技术容易掌握、创伤相对较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但静脉溶栓用药剂量较大,对纤溶系统影响大,出血较多,尤其对大血管的血栓溶栓效果较差,再通率较低,比较适合弥散性微血栓的溶栓。

2.2 动脉内溶栓治疗

2.2.1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 动脉溶栓的一般方法是采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或颈动脉,借助 DSA 图像示踪,将微导管导航进入脑血管,可进行超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 。大脑中动脉是高度特异性的、易形成血栓栓塞的部位,在脑梗发作 6 小时内施行动脉内溶栓,能够在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之前对缺血性脑组织进行缺血再灌注,从而改善脑梗的预后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 用药剂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溶栓效果确切、再通时间短、对纤溶系统影响小、时间窗长,较为适合大血管的单一血栓或少量血块的栓塞以及术
后暂不适宜静脉溶栓的患者。

2.2.2 动脉溶栓辅以机械性的血栓破碎术:国外最新研究的动脉溶栓辅助血管内机械性装置,在注入溶栓剂的同时实施机械性血栓破碎术,并把溶解的血栓抽吸出来。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脑梗的再通率和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优点是溶栓药的剂量小,脑出血的危险性降低。

 2.2.3 动、静脉联合溶栓:由于静脉溶栓对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等大血管梗死的再通率较低,目前主张选择动脉内溶栓,但动脉内溶栓的操作复杂,耗时较长,甚至会在操作中错过最佳溶栓时间窗。最近 EMS Bridging (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Stroke Bridging )试验设计溶栓方案为动、静联合溶栓治疗与单独动脉溶栓对照。即病人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后,先用 rtPA ( 0.6mg/kg )静脉滴注,若病人症状无明显改善,行 MRI 扫描确定有梗死异常改变之后,再行血管造影找到血栓梗阻的部位,随后应用 rtPA ( 0.3mg/kg )或 Pro-UK ( 750,000 U )进行动脉溶栓。该试验入选病人 17 例,血管造影 TIMI3 级开通为 6/11 ,对照组为 1/10 ;颅内出血率为 4.4% ,低于 NINDS 临床试验报道的出血率。 Robert 等 1998 年9 月到 1999 年在 EMS Bridging 试验之后设计动静脉联合溶栓试验方案为动静脉的 rtPA 给药的总剂量为 0.9mg/kg ,首先静脉溶栓以 0.6mg/kg 计算,先静脉推注总量的 15% ,剩余的剂量( 85% )在 30 分钟内静滴;随后的局部动脉溶栓用 rtPA 0.3mg/kg 或 24mg (微导管动脉先给药 2-5mg ,然后以 10mg/h 的速度推药, 2 小时内完成)。入选 20 个病情较重 NIHSS 评分为 13-31 颈动脉梗死的病人。结果有 65% 的病人 MRS ( Modified Rankin Scale )评分为 0-2 (注: <2 分为有轻微或无神经功能障碍), 1 例因发生颅内出血而死亡。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用动静脉溶栓( IV/IA )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梗死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但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探索和证实。

2.3 溶栓联合血管内超声波治疗 :近来国外文献报道引用血管内超声波配合动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初步的结果显示这种联合治疗可以加速血栓溶解和实现脑缺血再灌注。成为一项新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3. 溶栓药物

    现有的溶栓药物都是通过激活人体内在纤溶系统而起作用,随着溶栓药物研究的不断进展,已经或正在开发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更强的溶栓药物,为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目前国内外用于脑梗死溶栓治疗的药物: 尿激酶( UK )、链激酶 (S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重组单链型尿激酶原( rpro-UK )。

4. 结语

    溶栓治疗虽然发展多年,但目前只有不到 3-5% 的脑梗死病人能够得到溶栓治疗,大多数病人因延误超过时间窗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了让更多的脑梗死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溶栓治疗,除了研制更高效特异的溶栓药物和先进的溶栓方法外,另外还需要解决的是:培养大量训练有素的神经科医生;对广大民众进行脑卒中知识的教育普及;尤其是建立与快速急救转运中心合作,汇集神经、放射、介入、护理、康复等为一体的脑卒中单元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的开展脑梗死溶栓治疗,救助更多的患者。


  最后修改于 2007-07-23 21:05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