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第三集《生命至上》

2010-01-17 07:30 阅读(?)评论(0)

  一个把人的生命摆到最高位置的社会,刻下迈向现代文明的标记

  5·12”地震后,人们如以往般喜怒哀乐,像过去一样心怀希望。即使,有人失去了曾经奋斗一辈子的家、有人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即使,他们需要重新建设生活的一切。然而,他们都活了下来。只要生命还在,就有了生活的一切可能。

  如果,没有那场举国之力进行的生命大营救,这些生命中的某一些,也许已经消逝。

  这是一个国家为何以及如何不惜一切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故事。

 

 抢夺被困生命以战斗的精神

  转移清平乡数千被困群众

  天黑了,战士们把饭做好给我们端来,第二天又翻山,我们都是三个解放军接一个人。

  地震当时,许多人听到土地发出一种沉闷的声响。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国家与死神的战斗打响了。

  517日,胡锦涛总书记从一份专报材料上获知,绵竹市清平乡一带数千群众被困,当即作出重要指示:核实清平乡的情况,尽快采取救援措施。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要求相关部门连夜行动,制定救援方案。不到1小时,救援方案被批准。

  18日,一场在本次抗震救灾工作中堪称标本的大救援迅速展开。当时,地面有消防、特警、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在护送群众,空中还有直升飞机为他们寻找可以通过的路线。一位村民说:“找到最后,走到山边,都是飞机来给我们测的路线,找不到路了,飞机围着这个山转了3转。”一位村民回忆:“天黑了,战士们把饭做好,给我们端来。那晚又下大雨,身上都淋透了,第二天又翻山。我们都是三个解放军接一个人。”在2000多名解放军官兵的护送下,到517日,共有5000多人从深山里转移了出来。

  空中航线铺成生命的通道

  一个80多岁的老婆婆在跟乡亲们转移时,因体力不支而掉了队。直升飞机专门去接她一个人。

  然而这时,乡政府南面45公里处,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又成了致命的阻碍。时任绵竹市清平乡党委书记的谭彦说:“堰塞湖水位越来越高,已经涨到我们安置点,我们的人员再也无法下山。”山上还有3000人没有转移出来,谭彦只能通过电话,请求直升机救援。

  开辟清平乡空中生命通道的重任,交到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手中。这是一次突破极限的飞行,清平山区山高谷深,局部气象多变,峡谷中通道狭窄,气流复杂,而且还有很多高压线,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能够明确的只有航向——清平乡。历经1个小时的飞行,518日上午945分,救命的飞机终于出现在村民们眼前。

  从这一天开始,清平乡的山谷成为一条繁忙的空中航线。据后来统计,在那些天里,各型号的直升机累计飞行328架次,3000多人得以全部乘坐直升飞机脱离危险。这其中还有一个一架飞机专门接一个人的故事:一个80多的老婆婆,在树林里面呆了两晚。在跟乡亲们一起翻山越岭转移时,因体力不支而掉了队。直升飞机专门去接她一个人。

  

拯救受伤生命以生命的代价

  邱光华英雄机组以身殉职

  邱光华英雄机组用这样一种光荣的行动,来践行了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抗震救灾的记忆中,有一幕被所有人铭记:613日上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失事机组的5名烈士: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士官张鹏,他们的灵柩,覆盖着鲜红的党旗被抬下灵车,在哀乐声中回到成都凤凰山机场。13天前,他们鲜活的生命从这里起航,走完了最后的历程。

 

  531日,邱光华机组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执行运送受伤群众任务,因为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撞山失事,机组成员不幸遇难,以身殉职。

  邱光华机组长眠于映秀的青山绿水间。在生命面前,他们选择了以生命拯救生命,翱翔的速度归零,生命的价值起飞。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政委张晓峰说:“邱光华英雄机组用这样一种光荣的行动,来践行了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五位勇士牺牲的川西上空,无畏的战友们依然沿着他们的生命航迹不停地飞行。在余震中起航,在峡谷中穿行,在雨雾中降落——此次救灾,这个陆航团在出动架次,连续飞行时间,飞行航线等各方面都突破了极限。这是抗震救灾的新纪录,也是中国陆航史上超强度、超气象飞行的新纪录。而这背后,是国家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

  张晓峰说,党和国家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在这个情况下,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抢救被困196小时的赖元平

  60名专家通过卫星图像对赖元平会诊,“在某种程度,赖元平应该是接受了建军以来最VIP的待遇”。

  今天,46岁的赖元平被人们称为最坚强生命的标志,他不仅是汶川大地震中被埋时间最长的脱险者,也创造了在生命极限下、脑内有巨大脑血肿仍然存活的世界奇迹。

  20085201322分,距离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196个小时的时候,空降兵某部高山搜救队员在磷矿里找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赖元平,地震后他的头部被塌方砸伤,被困在矿井中已经整整88夜了,他立即被送往绵竹一家野战医院进

  行紧急救治。

  522日,成都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专家顾建文突然接到通知,参加一次远程会诊,会诊的病人就是赖元平。顾建文说,病人非常虚弱,极度消瘦,已经处于一个很衰竭的状态。

  这是一次集合全军最优秀专家的远程大会诊,北京、南京、重庆、成都4地的60名专家,通过卫星传来的图像,对矿工赖元平的伤情进行诊断治疗,商讨治疗方案。“在某种程度,赖元平应该是接受了建军以来最VIP的待遇。”顾建文说。

  根据4地专家的诊治建议,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当即决定,尽快将赖元平转移到成都军区总医院。522日,运载伤者的直升飞机顺利抵达成都凤凰山机场,赖元平被迅速送往成都军区总医院,顾建文成为了他的主治医生。

  顾建文回忆:“当时这个急救,必须开天窗清血肿。”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之后又进行了气管,肺部,头骨修补等数次手术和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赖元平恢复得很快。

 

  保护百万生命以全民的力量

  当天下午,绵阳市紧急启动了三分之一溃坝方案。开始了将近20万人的大撤离。

  地震,不但摧毁建筑,直接夺走人们的生命,并且,还带来威胁更大的次生灾害——堰塞湖。堰塞湖,是深藏在川人记忆中的一个历史梦魇。

  地震后,川西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堰塞湖104处、震损水库2000多座、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0多处。其中,威胁最大的是唐家山堰塞湖。它直接威胁着下游上百万人民的生命。

  526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唐家山堰塞湖排危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当天下午,绵阳市紧急启动了三分之一溃坝方案。开始了将近20万人的大撤离。如果出现二分之一溃坝,绵阳将撤离常住人口91万多人。

  为了及时安全撤离,绵阳市做了充分的宣传和演练,并动员大量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待命,一旦出现险情,将分头入户查找、通知、搜救,力争不漏掉一个灾区群众。

  解除唐家山堰塞湖威胁

  短短的7天,40多台(套)的大型施工设备就坏了将近20台(套),很多战士都累得虚脱了。

  而早在绵阳市民大撤离之前,在唐家山堰塞湖堤坝抢险的战斗已经打响。指挥部原计划通过空降的方式把抢险官兵送到唐家山堰塞湖,但因为天气状况不好,进展缓慢。因此,不得不组织部队从陆路前进。

  时任武警水电第三总队政委程跃进

  说:“25日,天气依然没好转,我们就开始根据前指的命令,徒步攀登唐家山,400多突击队员经过10个小时,翻过3座大山,到达唐家山的堰体。”

  525日,1800名抢险官兵携带炸药徒步登山,到达堰塞湖坝顶。但此时,大型机械的运送问题又摆在了面前。指挥部迅速协调有关方面调来了两架米-26大型运输机。26日一早,两架巨大的米-26运输机,不停地把人员、设备、物资源源不断地向坝上运去,近千名水电官兵停人不停机,风雨无阻,经过了7昼夜不停地奋战,61日,一条长近500米、宽约50米、深超过10米的泄洪槽,终于宣告完工。

  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介绍,短短的7天,40多台(套)的大型施工设备就坏了将近20台(套),很多战士都累得虚脱了。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时刻,6101515分,被堰塞体阻隔了整整29天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顺利通过了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在整个泄洪过程中无一伤亡。

  悼念逝去生命以国家的名义

  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民族又遭劫难,也让民族精神更加凝聚。“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去拯救每一条生命,这就是国家对生命观的解答。同样是为了生命,此次救灾,中国第一次向国际救援敞开了大门,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古巴、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救援队和医疗队,纷纷抵达四川地震灾区,实施救援。

  国务院518日发布消息: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今天发布公告,决定20085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191428分起。

  519日,天安门广场升到旗杆顶部的五星红旗缓缓下降,13亿人民默默祈祷,向那些骤然逝去的生命志哀。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为平民遇难者降半旗,中华民族以国家的名义,庄严的仪式,向数万遇难者表达最高的祭奠。

  共和国的国旗缓缓而降,罹难者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以人为本的国家品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5191428分,全国各地鸣笛、默哀。

  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民族又遭劫难。汶川特大地震,让民族精神更加凝聚。“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让我们铭记逝去的生命,让我们铭记这个国家,为生命所付出的所有。

我的相关日志:


2009-11-01 | “5.•12”大地震源牛圈沟
2009-10-19 | 地震脊柱和脊髓损伤的救治
2009-08-22 | 祭奠北川、不负白衣
2009-06-06 | 烧伤病人均平稳
2009-05-26 | 震区基层干部心理现状
2009-05-26 | 古地震断裂带 -摄影
2009-05-20 | “地震灾害颅脑损伤医疗救护”出版
2009-05-06 | 老村长唐大勇和他坚强的一家
2009-05-02 | 成都军区派出医疗康复服务队回访四川地震重灾区
2009-09-10 | 成都市长葛洪林来我院现场办公
2009-08-23 | 成都市“6.5”事件救治总结
2009-07-03 | 假如昨日重现祈祷悲剧不再上演
2009-06-09 | 成都公交车燃烧救援纪实
2009-06-08 | 成都公交车自燃烧伤患者今日开始手术
2008-07-23 | 夏雨后的“成都总院”
2008-06-14 | 英雄安眠在高山
2008-05-24 | 成都空中营救灾民(组图)
2008-05-18 | 十分钟前发生一次强烈余震
2008-03-03 | 08成都春天
2010-01-06 | 温馨护理迎新年
2009-12-02 | 半斤重铁筒"飞"进男子脑袋
2009-12-02 | 研究生毕业答辩会
2009-10-15 |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大会
2009-09-27 | 全军及中国西部神经外科会顺利召开
2009-07-13 | 远程卫星医疗及直升机后送在汶川大地震救治中的作用
2009-06-10 | 烧伤重伤员使用悬浮床正紧急安装
2009-06-08 | 成都军区总医院救治烧伤患者早期录像
2009-04-26 | 回访被埋196小时地震伤员

 

 

    

  最后修改于 2010-01-18 11:35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