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弱视经蝶切除术

2009-01-05 08:22 阅读(?)评论(0)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经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10%~15%。自1909年Cushing等首创经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以来,该治疗方法已为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所采用,并获得很好疗效。
一、症状与体征
主要为内分泌改变及视力、视野障碍,部分病人伴有头痛及颅内压增高等症状。根据内分泌激素检测,可将肿瘤分为非功能性肿瘤和功能性肿瘤(包括GH腺瘤,PRL腺瘤,ACTH腺瘤和TSH腺瘤)。
二、影像学检查
头 颅X线片、CT扫描或MRI检查有助于垂体腺瘤的诊断。蝶鞍断层照片常显示蝶鞍扩大,鞍底骨质变薄或破坏。利用增强的冠状、矢状及轴位CT扫描可显示肿瘤 大小及向蝶鞍上、下与鞍旁伸展的情况,并了解蝶窦气化程度。MRI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尤其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更有价值。根据影 像学检查所见,参照Hardy的垂体腺瘤分级标准,垂体腺瘤又可分为五级,即1级:肿瘤直径在10mm以内,于鞍内生长;2级:肿瘤向鞍上伸展达 10mm,充填了鞍上池;3级:肿瘤向鞍上扩展10mm~20mm,使第三脑室上抬;4级:肿瘤向鞍上扩展20mm~30mm,充填了第三脑室前部;5 级:肿瘤向鞍上扩展>30mm,达侧脑室门氏孔,常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此种分级的1级为微腺瘤,2、3级为大腺瘤,4、5级为巨大腺瘤。
三、手术治疗
手 术在全麻下施行,患者取卧位,头后仰30°,气管的麻醉插管固定于左侧口角。术中使用冷光源深部照明和高速微型磨钻,开放蝶窦及鞍底骨质。进入蝶鞍后,在 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并摘除肿瘤。垂体微腺瘤组织多呈白色或紫红色,易于剥离与切除。对于大腺瘤或巨大腺瘤,在切除鞍内瘤组织后,为使突入鞍上的瘤块获得彻底 切除,于患者腰蛛网膜下腔预先置入的导管内缓慢注射生理盐水,用增加颅内压力的方法将鞍上瘤块挤压入术野内,有利于手术摘除。注射生理盐水的量依监测的颅 内压力值而定,一般为20ml~60ml,少数为80ml。若ICP>5.33kPa,则应特别慎重,注射量过多或过快可能会产生急性颅内压增高而 引起严重并发症。肿瘤切除后严密止血,瘤腔内用小片明胶海绵堵塞。并取小块肌肉及骨片行鞍底修补,局部就用医用胶粘合加固,防止CSF漏或垂体脱位,鼻腔 用碘仿或油沙条堵塞。
四、术后经过及并发症
术后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鼻腔内堵塞物于第4天拔除,伤口第7天拆线。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多饮、多尿,其次为CSF鼻漏,均可采取积极措施治疗而获得治愈。
五、讨论
(一)经蝶手术发展优势
垂 体腺瘤经蝶手术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使这一治疗技术已日臻完善。尤其是60年代以来,Hardy教授倡导使用手术显微镜,借助其放大及照明优势, 使术野显露大为改观。这不但能使医师清楚地辨明肿瘤的大小及边界,较为彻底地切除病灶,保存正常垂体组织,而且可避免术后因垂体损伤导致的机能障碍。70 年代以来,随着手术显微镜、操作器械及术中X线监控装置的应用与改进,以及先进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和放射免疫测试方法的出现,垂体腺瘤特别是微小腺瘤的早期 或超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垂体腺瘤的手术不再仅满足于视神经减压为目的,而要求达到减少激素的分泌亢进。因而,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方式已受到极大重视,并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蝶手术不仅对微腺瘤,而且对突破鞍隔的大型垂体腺瘤的治疗均有很好的效果。这些年来,作者对垂体腺瘤的治疗采取经蝶手术入路的比率较 高,患者术后一般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充分说明本术式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是值得广为开展的一种治疗手段。
(二)经蝶手术适应证选择
非 机能性和机能性垂体腺瘤手术的目的有所不同,前者旨在解除肿瘤的占位效应,使视神经和垂体区获得充分减压;后者在于将肿瘤切除后,尽快地恢复神经内分泌功 能。鉴于经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有着许多优点,因此,掌握本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十分重要。多年来,作者参考国内外有关本术式的文献报道,在选择手术适应证方面 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作者认为,下述几点是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较好适应证:1.垂体微腺瘤;2.垂体腺瘤向蝶窦内侵犯;3.视交叉前置型垂体腺瘤;4.垂 体腺瘤向鞍上扩展,但不呈哑铃型,且未向鞍旁侵袭,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质地松软;5.高龄、体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禁忌证为:1.垂体腺瘤向鞍上扩 展,呈哑铃型,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质地坚硬;2.瘤体大部居于鞍上,呈倒立葫芦型;3.蝶窦发育不良;4.副鼻窦及鼻腔有炎症。
通常认为,垂 体腺瘤向鞍上扩展采用经蝶手术有一定难度,但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使得一些过去认为难以施行的手术已成为可能。许多学者指出,对于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手术切 除,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好,且术中操作细心,可顺利而安全地完成手术。Satio等的经验表明,向鞍上扩展>30mm的大型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效 果很理想,术后随访(平均10 年)结果表明,74%患者症状消失。
(三)经蝶手术操作要点
经蝶入路的基本要求是手术经由蝶窦、打 通鞍底、显露垂体前叶。探查并切除肿瘤组织,防治术后并发症。目前应用较广的两种入路为: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和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可根据 患者情况灵活掌握手术入路,如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无损面容,但切口易致感染,且上门齿在一段时间内会有酸胀、麻木感;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 其解剖路径稍短,但有损面容。为避免术中及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特提出以下操作要点,以供参考:1.依CT冠状及轴位扫描片确定蝶窦及鞍底入路标志,一般 蝶窦中隔多位于鞍底中心部,以此为标志进入鞍底,或不必借助X线定位;2.使用微型磨钻严格沿蝶鞍中心部打开鞍底,不可偏离中线,以防伤及颈内动脉或海绵 窦;3.对向鞍上扩展的大型垂体腺瘤,应先将鞍内瘤块切除,然后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增高颅内压的方法,促进鞍上瘤块下移至术野,以利切除;4. 肿瘤切除后鞍隔下降,此时有CSF溢出,应取肌肉组织及骨片,用医用胶粘合,行鞍底修复,防止术后CSF鼻漏;5.对于小儿或蝶窦发育不良者,可在X线监 视下,用高速微型磨钻打通“甲介型”蝶窦进入鞍底,以便切除肿瘤。

而大型垂体腺瘤(Larger Pituitary Adenoma)是指垂体肿瘤从鞍内向鞍上生长、瘤体积直径 > 10mm者, 它包括垂体大腺瘤和垂体巨大腺瘤,临床上约有半数病例为非功能性腺瘤。对LPA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以开颅行肿瘤切除术,而近些年来采取经蝶入路显微手术 切除的报道逐渐增多。我们对LPA施行了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术将蝶窦及鞍底骨质开放后进入蝶鞍,切开硬脑膜与瘤膜即 见暗灰、乳白或紫红色的瘤组织溢出,在手术显微镜下用环形肿瘤分离器剥离瘤组织,并分块摘除肿瘤。在切除鞍内瘤组织后,为使突入鞍上的瘤块能获得彻底的摘 除,此时向预先置入腰蛛网膜下腔的导管内缓慢地注射生理盐水,采用增加颅内压力的方法将鞍上的瘤块挤压入鞍内,以利于顺利地摘除。肿瘤切除后可见鞍膈膜下 降至术野,为一蓝色的圆形突出物,其内含有清亮的脑脊液,应对其予以小心的保护,不得将其损伤。若鞍膈膜破损则脑脊液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对此均进行修补 术。严密止血后取小块肌肉及骨片修补鞍底,局部应用医用胶粘合加固,防止垂体脱位或发生CSF漏。鼻腔用碘仿或油沙条填塞,嘴唇部则以纱布加压包扎。
我的相关日志:

2007-10-23 | 垂体腺瘤经蝶切除术
2007-10-07 | 脑垂体腺瘤经鼻孔蝶窦显微手术
2007-06-06 | 再谈垂体瘤经鼻手术
2006-11-21 | 垂体腺瘤可以经鼻孔完成
2006-01-12 | 显微神经外科(Microneurosurgery)费损率大幅下降
2006-01-12 | 脑垂体腺瘤经鼻孔蝶窦显微手术治疗
2009-01-03 | 斜坡脑干区肿瘤切除术
2008-12-31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2008-12-31 | 导航下脑干肿瘤超声刀切除术
2008-12-24 |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
2008-11-21 | 脑干肿瘤切除术
2008-11-03 | 嗅沟脑膜瘤切除术
2008-09-11 | 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
2008-07-09 | 脑干旁肿瘤切除术
2008-07-08 | 脑脓肿切除术
2008-06-25 | 颈髓内胶质瘤切除术

  最后修改于 2009-01-05 08:25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health/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